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
专业代码:080202 层次:专升本 总学分数:89
一、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
(一)培养目标
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,面向现代工业发展需要,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、宽厚专业知识、良好职业素养,能在机械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、应用研究、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。
(二)人才规格
1.素质要求
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,具备良好职业素养,具有团队合作精神;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,能够参与机械相关领域的运行管理。
2.知识要求
掌握数学、物理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信息技术基础知识,以及机械设计、机械电子、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技术等相关专业知识。
3.能力要求
具有制图、计算、测试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,能够对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及模型建立,运用已有知识,解决工程实际中的机械工程领域内相关问题。
二、修业年限
基本修业年限3年,按照学分制管理,最低修业年限2.5年,最高修业年限5年。
三、课程设置
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、专业课、职业能力拓展课等。
(一)公共基础课
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足开齐思想政治理论课、外语、信息技术、心理健康等课程。参照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》等,开设其它公共基础课(见表1)。
表 1 公共基础课课程安排
序号 | 课程名称 | 学分 | 学时 |
1 |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| 3 | 54 |
2 |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| 3 | 54 |
3 |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| 3 | 54 |
4 | 形势与政策 | 1 | 18 |
5 | 四史 | 1 | 18 |
6 | 大学英语 | 8 | 144 |
7 | 心理健康教育 | 2 | 36 |
8 | 信息技术 | 2 | 36 |
9 | 人文、艺术类讲座 | 1 | 18 |
| 总计 | 24 | 432 |
(二)专业课
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、专业核心课、专业拓展课,并涵盖课程实验实训等有关实践性教学环节。
1.专业基础课
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核心课程奠定专业知识、技术和能力基础的课程。课程设置4门,性质为必修课。课程为:高等数学(2)、线性代数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、普通物理。
2.专业核心课
专业核心课是承载专业核心素质、知识、能力培养内容的课程,是学生今后在该领域从事工作不可或缺的基础。课程设置6门,性质为必修课。课程为:工程制图、工程力学、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、机械制造技术、机械测试与控制基础、公差检测与技术测量。
3.专业拓展课
专业拓展课程是根据专业发展进行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的课程,也包括专业方向的课程,内容指向具体的职业岗位需求,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。课程设置5门,性质为选修课。课程为:计算机绘图、电工与电子学、企业管理基础、计算机辅助三维结构课程设计、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。
(三)职业能力拓展课
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是专业类课程之外,旨在面向成人职业发展的能力拓展课程,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,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和职业发展需求。性质一般为选修课。
(四)实践教学环节
实践教学环节是提高学生专业素养,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,以及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,增强其在工作岗位的业务能力等的重要教学内容。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含入学教育、毕业教育、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(设计)等。
(五)课程设置、学分与学时分配
学分安排 课程类别 | 合计 | ||
学分 | 学时 | 比例 | |
公共基础课 | 24 | 432 | 27% |
专业课 | 38 | 684 | 43% |
职业能力拓展课 | 9 | 162 | 10% |
实践教学环节 | 18 | 324 | 20% |
合计 | 89 | 1602 | 100% |
四、学时、学分及学分认定及转换
(一)学时、学分
总学分89,以18学时计为1个学分,总学时数1602学时。符合学校课程学分认定情况的,学生可申请认定相关课程。
(二)学分认定及转换
鼓励以国家和地方“学分银行”制度为基础,根据《上海理工大学高等学历继续教育课程学分认定实施细则》,符合学校课程学分认定情况的,学生可申请认定相关课程。
鼓励和探索“学分银行”开展学分转换工作,促进学历继续教育与普通本科教育、高等职业教育、非学历教育之间的学习成果认定、积累与转换。
五、教学实施
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和成人学生认知规律及实际情况,采用线上(含直播教学)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形式。
(一)线上教学
充分利用数字技术,开展形式丰富的线上教学活动,提供灵活的、个性化、精准化的教学。线上教学须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和学习活动引导,增强师生、生生互动,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,提高学习成效。
(二)线下教学
线下教学(含实践教学环节)应不少于人才培养方案规定总学时的20%。鼓励通过参与式、讨论式、案例式、项目式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,提升学习体验和学生实践能力。
八、考核和毕业要求
(一)课程考核
课程考核应立足课程特点和基本要求,将过程性考核(平时成绩)与终结性考核(期末考试)相结合。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期末考试原则上应为闭卷考试。课程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%,不超过80%。
(二)毕业要求
修完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并考试合格,取得规定学分,思想品德鉴定合格者,经审核通过可获得上海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学历毕业证书。
七、学位要求
本专业设置四门学位课程,分别为: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、大学英语、毕业论文(设计)、高等数学(2)。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》和学校关于学位授予的相关规定,符合学士学位申请条件的毕业生填写《学士学位申请表》,经学校学士学位授予工作委员会审议通过,授予学士学位。